万民族 高级农艺师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
2011-11-17
当前已进入冬季,温室的生产管理将突出以保温为中心。
冬季温室生产的目的是利用设施的保温性能、和太阳的辐射能量,创造一个相对完善的、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,开展喜温蔬菜的反季节生产,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、增加经营者收益的反季节生产。从事这样的生产,必然是高投入、高产出的集约化生产!与之相应的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,又会带来负面影响,诱发多种病害的发生,给生产带来损害!
今天我们将介绍冬季温室番茄生产过程中、一些常发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。
一、 侵染性病害
温室番茄病害种类与露地一样,只是成灾的几率远高于露地。
1、番茄晚疫病
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,茎秆、果实也同样能被侵染。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开始,病斑为暗绿色、水渍状圆形或半圆形大型病斑,病、健交界不清晰,病斑中间色深呈黑褐色,周围灰绿色或暗绿色;湿度大时,病斑背面病、健交及孢子囊梗;果实青果期即染病,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,后变为褐色至黑褐色,病部凹凸不平、质地坚硬,湿度大时,果实病部都能长出大量白色的孢子囊及孢子界处产生白色霉层,这是病菌的孢子囊及孢子囊梗;茎上染病呈暗褐病斑,稍凹陷收缩,边缘呈不规则云纹状,高湿时病部也产生白霉状的孢子囊囊梗。潮湿时,病果迅速变褐腐烂。
晚疫病是真菌病害,由鞭毛菌亚门的疫病菌侵染引起。病菌以菌丝体在染病的马铃薯块茎内、或其它寄主体内上越冬,温室内的病菌可周年在多个寄主上转展危害。
晚疫病发病先在少数染病的植株的茎基、或下部叶片显现症状,这些最先发病的病株叫做 “中心病株” 、或 “发病中心”。在适宜的条件下,这些病株不断的产生孢子囊,孢子囊借助气流、雨水或水流的传播,引起病害的全面发生。
低温、高湿是晚疫病发病的重要条件。品种抗性差,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,偏施氮肥,通风不良,昼夜温差大、早晚结露重等都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。当前晚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做好温室管理和药剂防治。
⑴ 加强温室管理
① 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低温能干扰和破坏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,降低抗性,所以,保温是管理中的首要任务;
② 搞好水肥管理,杜绝大水漫灌,适时、适量的追肥,防止植株早衰;
③ 及时清除病株、病叶,装入编织袋或塑料袋内带出室外妥善处理;
④ 及时通风降湿、创造不适宜病菌生存的环境。
⑵ 药剂防治
①72.2%普立克水剂600倍液,或② 58%甲霜灵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或 ③ 72%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或 ④ 25%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。每7-10天1次,连续2-3次。
发病初期,也可每667㎡用5%百菌清粉尘剂1公斤喷粉或45%百菌清烟雾剂250克熏烟防治。
2、番茄叶霉病害
叶霉病是由真菌的半知菌亚门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,主要危害叶片。病菌随病残体或种子上存活,借助气流与水流传播,生长期间由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继续侵染危害。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,相对湿度低于8O%时,病情即受到抑制。
3、番茄早疫病
早疫病也是由真菌的半知菌亚门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,病斑特征明显,近圆形,边缘有黄色或浅色的晕圈,病斑上有色泽深、浅不同的同心轮纹。
病菌借气流、水流等传播,周年都在活动、危害;高温、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。
4、番茄白粉病
白粉病是由真菌的子囊菌亚门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,主要侵染叶片,茎秆,影响光合作用。严重时,导致叶片黄化、卷缩干枯。
病菌靠气流、雨水传播;初次侵染菌源来自越冬的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产生的子囊孢子;生长季节,则是靠染病植株上不断形成的分生孢子,随气流传播、重复侵染;对白粉病品种间有明显的抗性差异。
高温、高湿是白粉病发病的重要条件,但一般干旱不影响白粉病的发展。高温高湿,品种抗性差,氮肥施用过多,植株徒长,通风不良,光照不足等因素有利于病害的流行。
5、番茄内白粉病
番茄内白粉病是我区近年来番茄生产中新发现的病害,发现以来,山、川均见其危害,将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新的因素。
内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。初始叶面出现形状不规则的褪绿淡黄色斑,边缘不清晰,随着病情的发展,病斑色泽靓丽,呈亮黄色;病斑背部淡绿色或白绿色,有稀疏白色蛛丝状物,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;环境条件不适时,病斑色泽也发生变化。
病叶大多提前干枯。内白粉病是由真菌子囊菌亚门鞭靼内丝白粉菌侵染引发。病菌孢子不同于普通白粉病,呈棍棒形或烛焰形。高温、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,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,设施条件下周年都能发病。
干旱、日夜温差大、结露时间长、偏施氮肥、密度过大、通风不良等都有利于病情的发展。